推广 热搜: 深圳佛事展  南京佛事展  佛事展  8月  福州佛事展  深圳  冬季禅七法会  佛珠  _佛教用品  佛教 

青海省佛教协会隆重举办“全省第二届佛教论坛”

   日期:2015-07-22     作者:佛讯网    


青海省佛教协会在西宁举办“全省第二届佛教论坛”

吕刚代表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莅临祝贺并讲话

中佛协副会长、青海省佛协会长仁青安杰仁发表重要讲话

中佛协副秘书长桑吉扎西代表中国佛教协会表示祝贺并讲话

吕刚副部长、张宗寿副主任与仁青安杰会长、赛赤副会长亲切交流
佛展网青海讯 2015年7月20日上午,在青海省委统战部、青海省民宗委的关心和支持下,由青海省佛教协会举办的“全省第二届佛教论坛”在西宁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青海省佛教协会会长仁青安杰活佛,青海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赛赤活佛、夏日仓活佛、公保活佛、土观活佛、嘉萨仓活佛、才福旦活佛、慈云法师、噶尔娃活佛、贡西活佛,青海省佛教协会秘书长侃本、副秘书长才让,青海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吕刚,青海省民宗委副主任张宗寿,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桑吉扎西,以及来自青海省八个地、州、市佛教协会的秘书长、青海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和部分僧人代表近八十人参加了论坛。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青海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赛赤活佛住持论坛仪式。
他说,举办全省第二届佛教论坛,体现了全省佛教界的共同心声,为全省热爱和平、关爱众生、护持佛教、慈悲为怀的高僧大德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对话平台。举办“爱国爱教、守法持戒”为主题的佛教论坛,旨在阐释藏传佛教教义与守法持戒的真谛,进一步引导佛教健康有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宗教和睦、人民安居乐业,向社会各界传播佛教正能量,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仁青安杰活佛代表青海省佛教协会向参加论坛的各位领导、活佛、高僧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他说,2013年青海省佛教协会举办了首届全省佛教论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维护青海藏区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论坛的召开是青海省佛教界顺应时势,与时俱进的又一次盛会。
仁青安杰会长指出,佛教的兴衰存亡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国家兴则佛教兴。爱国爱教,体现了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与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守法是一个公民的准则,也是宗教教职人员的基本义务,持戒是宗教教职人员的基本要求。
他指出,佛教倡导“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出家不忘爱国,修行不忘济世。”历史表明,宗教与政治关系如何,是事关宗教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能否保持与政治的协调性,是宗教能否得到长期流传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藏传佛教界也要必须在政治上解决爱国守法的问题。树立爱国主义这面旗帜,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是全体藏传佛界的历史使命。
仁青安杰强调,只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从事宗教活动,才能保障藏传佛教健康发展。他希望,各位高僧结合自己参政议政等亲身经历,讲明宗教教职人员和普通公民双重身份的特殊要求,既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当权益受法律保护,也要坚定不移地教育僧众维护国家的法律尊严,在国家政策法律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引导藏传佛教界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局面,促进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
最后,仁青安杰会长希望与会的活佛大德们作好佛教界的表率和典范,最大限度地发挥佛教以及佛教高僧的积极作用,带领寺庙、僧人和信徒,爱国爱教,遵纪守法,清净持戒,维护佛法根本,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坚决抵御和反对分裂渗透活动,树立藏传佛教良好形象,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维护民族地区和谐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随后,来自青海省地、州、市的八位藏传佛教活佛,先后围绕“爱国爱教、守法持戒“这一论坛主题登台演讲,发表自己的体会和观点。
海南州代表郭莽.沃赛坚措活佛作《守法持戒是出家人的义务》,黄南州代表洛桑隆柔尖措活佛作《解析爱国爱教、守法持戒》,海东市代表嘉义仓活佛作《以四殊胜改善自己,为和谐社会服务》,果洛州代表贡西活佛作《致佛教寺院的倡议书》,西宁市代表尖参公保格西作《弘扬佛教教义,促进社会和谐》,玉树州代表元旦西然活佛作《佛教观的人生价值》,海北州代表洛桑东智作《佛教的价值观》,海西州代表才布旦活佛作《教风年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的演讲。
八位活佛的演讲紧扣“爱国爱教、守法持戒”这一论坛主题,同时联系青海藏传佛教的历史与现状,分别阐释了各自对爱国爱教与守法持戒关系的认知体会。
他们一致认为:藏传佛教界人士要继承和发扬历史上章嘉活佛、土观活佛、喜饶嘉措大师、十世班禅大师等的爱国爱教情怀,要始终高举爱国爱教的伟大旗帜,守法持戒,自觉接受党和政府的领导,才能保证藏传佛教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使藏传佛教事业不断融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造福社会,利益众生。
此外,八位活佛还从佛教戒律出发,研讨了守戒与护持佛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大家一致认为:“戒律存则佛法存,戒律灭则佛法终”。戒律是藏传佛教弘法利生的基本保证,爱教必须守戒,只有守好戒律,藏传佛教才有可能不偏离佛陀的伟大教义,才有可能引导广大的信众走正信、正知、正见的信仰之路,才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才能更好地服务众生,利乐有情,庄严国土。
受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刘威的委托,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桑吉扎西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青海省第二届佛教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他说,近年来,青海省佛教协会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和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依法治藏,长期建藏,争取人心,夯实基础”要求,配合宗教主管部门,转变藏传佛教工作管理方式,实行依法管理、常态管理,尊重信教群众的主体性,开创了藏传佛教工作的新局面,取得新成效。
桑吉扎西认为,以“爱国爱教、守法持戒”为主题的论坛,首先就是要大力弘扬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藏传佛教以“爱国爱教、护国利民”为庄严承诺,以“显密兼容、见行并重”为教义特征,以“弘法利生、饶益有情”为普世情怀。爱国爱教是藏传佛教的光荣传统,也是促进藏传佛教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
他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藏传佛教格鲁教派的大慈法王、萨迦教派的大乘法王、以及后来的第五世达赖喇嘛和第四世班禅额尔德尼,特别是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等一大批高僧大德为争取和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种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精神至今依然焕发着生机,藏传佛教的爱国主义传统既是当代藏传佛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广大藏传佛教界高僧大德要更好地发掘、继承和弘扬藏传佛教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不辜负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其次,藏传佛教各教派的高僧大德、活佛、格西等要成为守法持戒的模范。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要求,藏传佛教界人士也应当把遵守国家法律作为自己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法律的权威、社会的安定。坚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
藏传佛教界人士要自觉遵守藏传佛教的基本教义教规,自觉维护正常宗教秩序。在座的藏传佛教界高僧大德要肩负起传道授业的责任和义务,带头坚守教规教义,爱教就要守戒,只有严守戒律藏传佛教才能健康发展。
三要积极探索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藏传佛教只有坚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才有光明前途。广大的藏传佛教界人士要始终胸怀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始终护国利民,对教规教义进行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弘扬藏传佛教教义中的扬善抑恶、平等宽容、扶贫济苦等积极思想,使宗教更加有利于国家繁荣、有利于信教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改善。
桑吉扎西最后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接受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大师拜见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既是对大师成长进步的深切关怀,也是对藏传佛教界人士的殷切期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团结、政通人和,为藏传佛教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应该继续高举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光辉旗帜,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坚定不移地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而勇猛精进,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智慧与能力。
青海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吕刚代表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莅临祝贺并作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青海省佛教协会近年来在弘法利生,慈善公益,维护稳定,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希望,在座的活佛高僧们秉承十世班禅、喜饶嘉措大师等的爱国爱教优良传统,利用法会,讲经等机会宣扬“爱国爱教、守法持戒”,引领广大僧众遵纪守法,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在重大问题上服从国家根本利益和民族最高利益,为维护祖国统一作贡献。
赛赤活佛最后做了论坛总结发言,他说,全省第二届佛教论坛今天所有议程全部圆满结束。这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得益于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各州市佛教协会和广大宗教界的共同努力。
他说,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宗教领域的各类民生问题,解决了关乎宗教教职人员的切身利益的一些实际困难。面对大好形势,我们佛教界一定不辜负时代的使命,不辜负党和政府的信任,不辜负信教群众的期盼,管理好各自寺院的僧人和寺院,不断增进团结、不断追求进步,主动融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这一伟大实践中,为宗教自身健康传承发展,弘扬民族文化,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新的贡献。
据悉,本次论坛筹备数月,从收到的诸多论文中,经过专家学者的评选审核,共精选出24篇。(文、图:洛桑扎西)
 
 
更多>同类茶叶联盟

推荐图文
推荐茶叶联盟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京ICP备20220079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