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_佛教用品  佛珠  香道  倡导科学放生护生  佛宝网  菩提子佛珠  红木家具  文交会  时尚  黄石市佛协第三次代表会议召开 

清宫廷佛像:康熙考究写实 乾隆简化工艺着重数量

   日期:2012-07-21    

  在中国漫长的佛教造像历史长河中,值得介绍的历史阶段有很多,如:北魏迁都前后的造像,中晚唐和五代造像,明永乐、宣德宫廷造像,等等。而清代是我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也是最终衰落的时期,清代的佛造像在北方依然是以西藏系统的造像为主流,南方汉族的传统手法雕塑日见衰退,不复振作。

  清代的民间佛像艺术也和清朝政府的统治一样,在乾隆朝以后,江河日下,乏善可陈。但清朝从康熙年起也效仿明朝的做法,在北京紫禁城内的造办处监制了许多金铜佛像,加之乾隆皇帝本人也信奉藏传佛教,亲自过问佛像的样式,故而该朝佛像制作精美、细腻,体现了宫廷的审美趣味,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但另一方面,由于乾隆年间铸造的金铜佛像数量太大,乾隆帝为了做佛事或为母亲祝寿,一次即动辄铸造成千上万尊,致使佛像制作工艺渐趋简率,千篇一律。比较起来,康熙朝佛像的艺术性较之乾隆朝更高些。

  考究的康熙朝造像

  康熙朝佛像的面相丰圆适中,较为秀美,尤其是双眼的塑造是写实性的,上眼睑呈弧形,略有上扬的感觉。菩萨像的帔帛从双肩下垂,又优美地向两侧甩出,然后缠绕双小臂,通过双臂再双双复搭于台座前成垂带状。

  此时的莲座高度一般偏低,莲瓣饱满,花形亦较宽肥。纹饰一般为两层,里层莲瓣起伏很高,呈凸起的椭圆形,上又饰有3朵卷云,纹样优美生动。

  在康熙时代早期,莲瓣纹的装饰手法是满布台座一周,时代愈往后,台座背面的花瓣逐渐简略,变成一块如意云头开光。到乾隆时代,已基本上将背后的莲瓣省略不做,仅剩正面的莲花装饰,满莲瓣的莲座几乎见不到了。

  数量惊人的乾隆朝造像

  雍正朝的宫廷造像大概是因为雍正皇帝提倡节俭之故,带年款的极为少见,目前仅见有一尊带年款的金铜佛像,造型介乎康熙与乾隆朝之间。

  乾隆朝制作的金铜佛像数量远远超过康熙朝,由于乾隆朝的金铜佛像数量太多,工艺水平虽然不低,但为了大量生产,在工艺上就有所简略,技艺上已逊于康熙朝金铜佛像。

  乾隆时佛面相较康熙时饱满,额头宽而隆,脸形偏方圆,五官刻划程式化,鼻子有的简略地做出三个面,呈三角体,较为生硬。康熙时佛像是写实性的眼,上眼睑呈圆弧形,外眼角略上挑,很是生动传神。而乾隆时的双眼,上眼睑向下垂,弯度很大,呈俯视形。

  乾隆时的佛座,其上莲花瓣纹饰也大为简略,莲瓣的内层一般不再装饰云朵纹,绝大多数为素莲瓣。莲座的最下缘已不再是明代和康熙造像的直壁样式,而是一律制成圆隆形,给人以圆润肥厚之感。

  康熙时期造像尚多红铜质地,而乾隆时期造像几乎多用黄铜,铜质冶炼精致细密,造像器壁厚实严谨,触手感觉生硬干脆,分量沉重,若用金属敲击,发声清脆悦耳,俨如铜铃。在鎏金方面,康熙造像金色偏橘黄、中黄,金质较厚,色泽悦目灿烂。乾隆造像金色偏冷,呈中黄略冷的黄色,且金质较稀薄。康熙时代的金铜佛像做工精细,金色完美,较之乾隆朝大批量生产的佛像更富有艺术性。带官款的康熙佛像,全世界至今发现也不过一尊。

  由于乾隆皇帝本人精通和信奉藏传佛教,他在紫禁城和承德外八庙共建了8座六品佛楼,按照下品、上品、上上品、瑜伽品和般若品这些佛教修行的等级,铸造了数千尊佛像,这些佛像台座正面都铸官款,背面按品刻佛像的名字,本身艺术水平并不高。

  汉藏风格融合造像

  除宫廷御制外,在北京和山西等地,由于藏传佛教的影响,民间也制作了一些按西藏佛教仪轨而来的佛像。这些佛像尽管也属于藏佛,却是制作于内地民间,出自汉族工匠之手,从脸形、手部到衣着样式都无不充溢着汉文化的审美趣味,只有发髻、项饰、耳环、璎珞、莲瓣等细碎之处仍能体味出来自西藏的因素。有的造像也可说是汉藏寺庙都可兼用的,如释迦佛、布袋和尚、罗汉、四天王、千手观音像等,这些造像也很有意思,值得欣赏。

 
 
更多>同类佛茶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佛茶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京ICP备20220079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