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佛教文化  佛教艺术  石刻艺术  敦煌  佛像  画展  佛经  智者大师  耀州药王山摩崖造像  雪峰 

2012:佛教艺术品收藏年

   日期:2012-12-07    
五代辽代 铜鎏金观音坐像 250.5万美元 2008年纽约佳士得春拍 五代辽代 铜鎏金观音坐像 250.5万美元 2008年纽约佳士得春拍
 
  本刊记者  阮富春
  现状:翰海四季小拍首设佛像专场
  9月28日下午,随着翰海四季拍卖首次推出的“佛说四季——金铜佛像专场”槌声响起,佛教艺术品拍卖又走进了一个新时代。北京翰海拍卖公司佛教艺术品部负责人一西平措介绍,“这场拍卖是内地拍卖市场首次将佛教艺术品纳入到常规的四季拍卖中,未来将成为四季拍卖中的常规专场。”
  94件标的,包括来自东北地区一收藏机构的48件佛教艺术品,36件私人收藏家藏品,以及10组与佛教艺术相关的艺术图书。据记者观察,上拍的金铜佛像多数是明清时期西藏、内地以及蒙古地区造像,18、19世纪造像半数以上,估价多在数万元,无底价拍品10件。拍卖受到京津地区佛教艺术品收藏者、古董商、经纪人关注,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委托拍卖席也异常忙碌。不少无底价和两三万元起拍的金铜佛像,以超出估价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成交。高18厘米的清康熙内地汉藏风格黄铜鎏金单体浇铸白度母坐像1.5万元起拍,至24.15万元成交;高25厘米的清代中原风格黄铜鎏金单体浇铸关公像2.5万元起拍,经过十数轮竞价,55.2万元成交;高33厘米的无底价起拍明代内地黄铜漆金观音菩萨坐像拍至9.66万元;长185厘米、宽130厘米的冰岛私人收藏18世纪西藏胜乐金刚唐卡以322万元成交。
  48件来机构收藏的佛教艺术品备受追捧,成交38件。全场94件标的成交63.83%,成交额1158.49万元。
  至此,佛教艺术品的专场拍卖从2004年秋季大拍中国嘉德、北京翰海的试水,到2006年北京匡时秋拍、2007年北京翰海春拍首创专场,到现今翰海季拍的常设,意味着以北京翰海为首的内地拍卖公司佛教艺术品拍卖常规化,翰海每年的四季拍卖和春秋大拍,将推出六次专拍。一西平措团队,历经六年探索与实践,成为佛教艺术品拍卖行情的标尺,一举一动,影响着这一领域的生态。
  2012年:“佛教艺术品收藏年”
  2004年至今,佛教艺术品的专题收藏、拍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纷杂到专业的过程,行情从大起大落到平稳发展。记者有幸侧身其间,耳闻目睹了这一进程的诸多事件。今年这一领域的发展尤其令人注目,一位从业者戏称今年是“佛教艺术品收藏年”,概括性点明了今年的重要性。
  据记者观察,今年佛教艺术品收藏、拍卖市场没出现2006年Speelman收藏金铜佛像拍卖的天价热潮,也没有出现像2007年北京市场金铜佛像拍卖行情的暴涨,但是,八年市场的发展与成熟,收藏者藏品的积累和沉淀,如今迎来了成果展示期。西藏、云南、北京三个地区先后出现了规格、层次较高的私人收藏展,以及佛教艺术品收藏活动。
  6月9日,“‘海外回流西藏文物展’研讨会”在北京尚仕雅集会所召开,格勒博士、陈庆英、熊文彬、杰夫·沃特(Jeff Watt)、罗文华、胡国强、王家鹏、黄春和、谢继胜、宁强、巴诺等海内外著名佛教艺术学者、专家对展览的展品进行甄别和论证,展品涵盖藏传佛教不同时期的重要金铜造像、唐卡绘画以及法器,许多展品是汉藏文化交流的珍贵文物。
  7月25日,这个备受西藏自治区政府、西藏自治区博物馆、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及佛教艺术品研究、收藏人士重视的展览在西藏博物馆揭幕,展出了来自国内个人、团体收藏的39件金铜佛像、39件(套)佛教法器以及23件唐卡,共101件(套)佛教艺术精品,出版了《海外回流西藏文物精粹》一书。这是目前所知国内首次在公立博物馆举办私人收藏藏传佛教艺术品主题展,展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学术水平受到了广泛关注。西藏自治区博物馆馆长达瓦扎巴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国内收藏的很多精美的西藏文物艺术品,大部分是近几年陆续从海外拍卖会或者其他途径购买回来的。这次展览是两岸三地收藏家重要藏品的一次汇集,意义重大。”“一件佛像、法器不仅具备常规意义上的价值,而且是来自不同地区艺术的结晶。它们也承载了藏族与中国其他民族长期交流、融合的文明成果,或印证了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
  8月20日至26日,由云南省文物局、云南城投集团、云南省文物总店、云南典藏拍卖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12大理‘佛都艺苑’佛教文化艺术品节”举办。依托大理深厚的佛教文化资源,开展的鉴定培训、讲座、展览、销售、拍卖等一系列活动办得有声有色,为打开西南地区佛教艺术品的交流活动打下了基础。佛教文化艺术品专题拍卖会上拍近600余件拍品,让收藏者开阔了眼界。著名佛教艺术学者张永康、黄春和及一西平措在活动期间举办讲座,对藏传、汉传、南传佛教艺术品时代和工艺特点,造像的鉴赏与鉴定,以及当前佛教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状况做了系统介绍,对促进西南地区学者的研究和收藏起到重要作用。
  9月22日,知名收藏家邢继柱的私人收藏佛像展——“吉金成瑞 宝相庄严——瑞宝阁藏金铜佛像展”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160件(组)藏传佛教造像,系统展现了公元7世纪至18世纪喀什米尔、帕拉、尼泊尔、西藏西部、西藏中部、明永宣宫廷、清康熙宫廷、喀尔喀蒙古、清乾隆六品佛楼、清乾隆宫廷、清代内地等造像艺术。学者评价邢继柱收藏“藏品精良,且多从世界各地搜集、拍卖得来,流传有绪。”记者现场粗略统计,展品中至少85件佛像来自世界各地著名拍卖公司的拍卖会。邢继柱介绍,他将藏品提供给北大学者进行全面的取样分析,展出的每尊佛像都经过合金成分和铸造工艺分析,为此还特别出版了《鸣鹤清赏——瑞宝阁藏金铜佛像》一书,为鉴定提供客观的依据。
  10月22日,“第5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汉藏佛教艺术研究所与故宫博物院、西藏文化博物馆等单位联合举办,三天的会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邀请到了东西方三十余所高校、博物馆等文化研究单位的教授、学者参会、交流、讨论。
  据主办方介绍,汉藏佛教美术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由我国学者发起,在五年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国内外学者大力响应,成为了藏学界和艺术史界的国际例会。论坛能坚持下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每次论坛结束后都会认真编辑出版其论文集,为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存留特定时代的客观面貌。
  10月25日至27日,为期三天的第二届“佛教美学·十月论坛”也在北京落幕。论坛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西藏文化博物馆、首都师范大学藏汉佛教美术研究所共同主办,北京尚仕雅集承办。数十位东西方佛教艺术学者、专家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记者有幸受邀观摩,论坛吸引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更得到了收藏爱好者的青睐,与会者众多。专家们围绕佛教美术发表了精彩的演讲,黄春和、康柏娜、熊文彬进行了佛教绘画方面的演讲,佛教造像方面则有艾米·海勒、大卫·威尔顿、罗文华、伊恩·奥尔索普等学者作学术报告。此外,简·凯西、凯伦·维森伯恩分别发表了题为《4-12世纪印度的中国佛教朝圣者》《收藏品题记中的伪作》的演讲,观点鲜明独到,通过具体而微观的佛教艺术品,探索佛教美学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本质价值。论坛围绕佛教美学的价值,多角度讨论佛教艺术品的宗教、艺术、历史等意义,挖掘佛教美学的魅力和精髓,对于佛教艺术的研究、保护和收藏具有深远影响。
  行情:佛教艺术品拍卖调整趋稳
  2006年秋拍Speelman收藏金铜佛像专拍在香港苏富比的成功拍卖,是佛像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的一道分水岭。在此之前的佛教艺术品收藏、拍卖只是分散的,此后,佛教艺术品由杂项工艺品中独立,行情发展自成一系。2006年11月、2007年11月《文物天地》两次对佛教艺术品的收藏、拍卖进行专题报道。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佛教艺术品市场全面调整,北京故宫博物院佛教艺术研究专家罗文华先生称这一年是“中国藏传佛教艺术品拍卖市场有史以来最为萧瑟的一年”。从拍卖的层面看,两个方面表现最明显:一是坚持佛教艺术品专拍的拍卖公司数量减少,二是拍品的成交价、成交率下滑明显。虽然拍卖公司为规避风险,尽量减少高价位拍品的上拍量,重点推介中档价位的热门品,但行情下滑的趋势并未止住。纽约市场几位知名收藏家旧藏的上拍,还是出现了不少佛像精品,年度佛像成交前十名中,纽约入闱了6件之多。佳士得春拍,五代/辽代铜鎏金观音坐像拍至250.5万美元;秋拍推出的“奇默家族收藏精品拍卖”尤其引人注目,14世纪的西藏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以366.65万美元列年度之最,9-10世纪的藏西克什米尔铜鎏金观音立像拍至153.85万美元。
  是年,北京市场坚持推佛教艺术品专拍的只有翰海和匡时两家,翰海春拍“拈花微笑—金铜佛像”专拍143件成交69.23%,成交额6517.06万元;秋拍“善乐之邦—金铜佛像”96件成交63.54%,成交额2968.56万元,而另场“大势至—中华宗教雕塑艺术瑰宝”68件仅拍出47.06%,成交3858.25万元,明代铜鎏金西方三圣佛拍至918.4万元。总成交额13343.87万元,平均成交率60.26%,相较2007年两场成交额12986.96万元,79.91%的平均成交率下滑明显。北京匡时下降最为明显,全年两场成交额为5013.23万元,平均成交率55.16%,而2007年全年成交额高达21808.01万元,平均成交率82.29%。
  2009年,北京匡时撤消佛教艺术品专场拍卖,北京市场仅翰海专场独树一帧。一西平措并未因行情不佳而缩小规模,反逆流而上,全年成交额再次超过亿元。春拍推两个专场:“怀抱浮图—随身佛”101件拍出54.46%,成交额567.06万元,“福田花雨—金铜佛像”71件拍出61.97%,成交额4278.51万元。秋拍再推两场,行情已经明显有所好转:“善哉—金铜佛像”104件成交62.5%,成交额4358.93万元,“上善若水—宗教造像精萃”13件拍出10件,收获7302.4万元(平均每件超过700万元)。也就从这一年开始,北京逐渐发展成为佛教艺术品交易中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很多拍卖公司虽然放弃了专场拍卖的模式,但佛教艺术品上拍的数量在不断在增大。北京几家古玩城里,经营佛教艺术品的店铺如雨后春笋。
  2010年行情略见升温,精品与中档品的行情较上年都有所上涨,明代永宣宫廷造像的价格表现抢眼。纽约苏富比春拍的“印度及东南亚艺术品”专拍中,Francisco Capelo佛像收藏,以及巴黎佳士得春拍的荷兰著名收藏家Mr. H. J. da Silva的佛像收藏,在欧美拍场掀起一轮热潮,尤其后者受到买家追捧,一组4尊的17世纪铜鎏金财宝天王像拍至140.9万欧元。
  同年香港苏富比春拍,高36.1厘米的明宣德铜鎏金四面八臂金刚瑜伽女立像拍至1858万港币。该公司秋拍,高21.1厘米的六字款明永乐铜鎏金如意转轮观世音菩萨坐像拍至2754万港币。香港佳士得春拍,高57.1厘米的六字款明宣德御制铜鎏金无量寿佛坐像拍至7010万港币,创下了2006年之后佛教艺术品的第二高价;曾卢芹斋、蓝田山房、德馨书屋递藏高156厘米的宋代木雕彩绘水月观音像1018万港币拍出。
  北京翰海全年四个专场成交额24289.78万元,创历年之最,四件成交价超过千万元的藏式佛像进入了度年度佛像成交前十名,高46.5厘米的清乾隆铜鎏金黄财宝天王拍至1545.6万元。该公司春拍两场平均成交率达72.81%,成交额9191.17万元。秋拍再攀新高,平均成交率达84.66%:“行愿之缘—金铜佛像”145件拍出79.31%,成交额7752.53万元;“清皇气度—清代宫廷模式藏传佛教造像”20件拍出18件,成交额达7346.08万元。
  2011年,佛教艺术品拍卖的泡沬日渐厘清,纽约、伦敦、北京市场行情更加稳定。纽约佳士得3月24日春拍,舒思深夫妇(Walter and Phyllis Shorenstein)收藏的佛像高价拍出:高45.4厘米的12世纪云南大理国铜鎏金阿嵯耶观音立像保存完美,估50万至80万美元,拍至400.25万美元,成为年度最贵的中国内地佛像。次日该公司上拍的明代铜鎏金真武大帝像,也拍到了221.05万美元。
  香港苏富比去年春拍,高48厘米的宣德十年款鎏金铜南海观音坐像3314万港币成交,随后高94厘米的明代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拍至2082万港币。高价品的连续出现,一扫2008年以来的市场颓势。北京翰海的佛教艺术品拍卖平台影响力日增,全年成交额达11572.58万元。春拍“清戒—金铜佛像”专场68件成交82.35%,成交额4278.35万元;“金粟神光—比利时私人珍藏佛造像”专场32件悉数成交,成交额1959.03万元。秋拍时“色·无常—金铜佛像”专场79件成交69.62%,成交额2268.15万元;单独拍卖的宋代铜鎏金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拍至690万元;“悲智喜捨—台湾辽楼居私人珍藏重要佛造像”专场35件成交57.14%,成交额2377.05万元。
  2012年春拍,受艺术品市场大势下滑的影响,佛教艺术品拍卖行情有所下滑。但不乏亮点,北京翰海春拍佛像专场92件拍出84件,成交率超过了90%,成交额4013.5万元,其中9件成交价超过百万元,10-11世纪铜鎏金文殊菩萨像拍到了839万元。首次上拍的天珠专场,成交额达6640.1万元,一颗十二眼天珠拍至1840万元。
  纽约佳士得9月13日上拍的印度与东南亚艺术专场收获767.075万美元,中国西藏造像行情最好,尤其是西藏唐卡表现突出——两件价超百万美元,编号558的13-14世纪的绿度母唐卡估40万至60万美元,拍至176.25万美元,47×39.4厘米,来自欧洲Dr. Eugenio Ghersi旧藏,大约在1933年购于意大利。紧随其后来自同一藏家的第559拍品也是一件13世纪西藏西部的阿弥陀佛唐卡,拍至104.65万美元,64.8×55.9厘米。
  最值一提的是,中国嘉德继2004年后,今春再次推出佛教艺术品专场拍卖,首拍90件拍出69件,成交额2772.08万元。虽然额度不高,但是如果将其设为春、秋大拍中的常规专场,这一举措无疑会让收藏者对佛教艺术品市场充满信心。
  疑惑:明清宫廷造像为何依然是市场主流
  自2004年至今,明代永宣宫廷造像、清代康雍乾宫廷造像一直是佛教艺术品拍卖的主流,这一点到今天仍然没有重大变化。市场变化的是,由于2006年秋拍以来明代永宣宫廷造像价格的高趋,精品价格动辄超过千万元,品相略差的也要数百万元,在这样的行情下,买卖双方都极为谨慎。
  有行家指出,2008年市场出现调整以来,永宣造像交易表现惜售。一方面是因为永宣造像有曾经创下的价格作为衡量标尺,另一方面是永宣造像所达到的工艺水准及其有限的存量,对佛教艺术品专题收藏者而言,永远是一个高品位的象征,但对价格的承受能力,以及对行情的把握度,成为永宣造像行情的制衡器。当前的现状是,拥有者期望价格能达到最高点,拍卖公司为维护品牌价值及利润,没有合适的买家,不会轻易上拍,而缺少者则希望能在最合理的价位购到。在目前经济形势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永宣造像的交易现状将会维持一段平稳期。
  清代康雍乾三朝的宫廷造像近几年来涨幅非常明显,带纪年款或者刻有佛像名的宫廷造像尤其受追捧,五年前价格在五六万元的佛像,如今价格多大20万元左右,精品的价格远不止此。
  近年来市场上有一种说法是,与海外市场追捧高古佛像相比,内地市场追求明清造像显然低了一筹。行家指出这种说法过于片面。当前佛教艺术品绝大多数为海外回流品,从来源看,不存在明清宫廷造像品味低,高古造像品味高之说。缺乏对实际情况的客观分析,难以触及市场的真实性。佛像艺术品在纽约、伦敦市场成专题的拍卖约在1995年前后,内地1995年以后佛教艺术品也经常出现在拍场上。天津、沈阳两地的国营文物店,及天津、北京的拍卖公司在90年代对这一门类的艺术品收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3年以后随着内地艺术品市场迅猛发展,带动了国际市场上的佛教艺术品热潮。现今几大市场上,佛教艺术品的购买者以华人为主流,过去那种以欧美人士为主的状况早已改变。
  明清宫廷造像之所以成为市场主流原因在于:明清造像相比高古造像数量大,容易满足市场需求。试想,高古造像的存量极其有限,很难形成专题收藏。欧美之所以收藏了相当数量的高古佛像,其因是发达国家的收藏起步较早,而中国藏家,即便是台湾、香港藏家,涉足收藏也多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起步较晚;其次是明清造像的品种、造型丰富多样,多数采用鎏金工艺,具有现代人评价艺术品的完美外观;另外,明清宫廷造像具有宫廷艺术品的风格,与其他同时代的工艺品具有艺术上的时代相通性,容易为收藏者所理解和接受。北京古玩城专营佛教艺术品的刘先生坦言,“抛开知识层面的问题不谈,仅就高古造像本身的情况看,已经足以说明问题——高古造像多数指元代以前的造像,这类金铜造像大部分体量小,鎏金者保存多半不完整,虽然价格不高,但是来源、传承清晰可靠者并不多见,可遇而不可求,要想收藏一定的量,时间会拉得很长。现在即便是纽约、伦敦拍场上,高古造像出现的几率也很小,一次拍卖会通常只有数件,有时甚至一件也没有,这样的量怎么可能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反倒是国内市场,近年来回流品中常见高古造像。”高古造像不被内地藏家关注这种现象早已不存在,不少收藏者一直在购买高古造像,唐卡亦如此,相对而言,高古佛像是那些资深藏家追逐的焦点。
  因此,正确认识明清宫廷造像之所以会成为市场主流的原因,对认清佛教艺术品市场的趋势有重要作用。有收藏者认为,永宣造像与永宣瓷器一样,都是出自同一时期的宫廷艺术品,而佛像的价格一直没有达到永宣瓷器的价位。同样,清三代造像与清三代瓷器亦然,当前价格在两千万元以上的清宫佛像少之又少,而同样价位的清宫瓷器比比皆是,道光瓷价格都已超过千万元。而就近8年的拍卖来看,佛像的存世数量远远低于瓷器。这还仅仅是佛像方面,唐卡、法器等佛教艺术品常见的其他形式,目前的价格更低,今年最贵的一张唐卡在纽约才卖到170余万美元,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佛教艺术品的前景如何,似乎不言自明了。
 
 
 
更多>同类佛茶文化

推荐图文
推荐佛茶文化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京ICP备20220079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