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佛像,艺术,文化,日本  禅画  佛画  佛教文化展  精品  禅意生活  茶艺会馆  佛教用品  展会报道  2024 

美国著名宗教思想家保罗·尼特参访北京龙泉寺

   日期:2012-07-21    


保罗·尼特与学诚法师亲切交流


参观寺院


保罗·尼特教授给寺院僧俗二众做了一场题为《宗教对话与社会参与》的演讲

 

佛展网北京讯 2012年7月6日,美国著名宗教思想家、宗教多元主义倡导者、社会活动家保罗·尼特(Paul F. Knitter)博士,在浙江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王志成教授的陪同下,来访北京龙泉寺,受到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的热情接待。

学诚法师在会谈中说:“一个宗教的诞生,与当时的历史、地理、文化之间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佛陀或者耶稣当时是在不同的地方诞生,那么他们弘法的方式或者故事也会有所不同。但是无论佛陀,还是孔子、基督、穆罕默德,他们都是诞生在国家动荡的时代——孔子诞生在春秋战国,佛陀诞生的时候,印度也有很多的小国家。他们都是穿梭于这些国家之间来传播他们的教义,这些圣人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主义者’。

“佛陀在印度讲了很多的经典,这些经典翻译成中文以后,中国的高僧大德又重新将这些经典分门别类,创立了八大宗派。其中最有特色的三个宗派:比如禅宗讲,人的心就是佛,所有佛的经典都是佛的语言,如果人的心照着佛的语言——这些经典去做的话,那么人的心就是佛的心。

“天台宗讲‘一念三千’、‘百界千如’,就是自己的心跟十法界——凡夫的世界、圣人的世界,以及我们所处的环境都有关系,因此而有空、假、中三谛,佛教在印度的时候只有二谛,真谛、俗谛,空、有,‘中’既非空又非有,它超越于空、有,这可能就和中国文化的‘中庸’思想有关系。中国文化讲‘过犹不及’‘恰到好处’,有句话讲‘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华严宗提倡四种法界:事法界、理法界、事理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您所了解到的华严思想中的因陀罗网,这种理论跟现在的因特网,跟现在的科学思想都很相似。”

尼特博士说:“来到这个寺院,看到了您们做的很多事情,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里的僧侣们不只是单单在那里静坐,他们更多地在与人们的交流中传递自己的慈悲和爱。他们将智慧的觉悟与慈悲的行动很好地结合起来。我认为这种觉悟与行动的结合,也是不同宗教之间可以会合之处。”

学诚法师说:“大乘佛教主张普度众生,我们做的事情,这样才能够跟众生产生联系。用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有形有相的工作来体现佛法的精神,慢慢让社会大众能够对佛教有一个新的观感和认识。

尼特教授说:“基督教不但讲‘上帝爱众人’,而且强调‘上帝即爱’。”

学诚法师说:“佛教里面讲,佛心即是大慈悲心。

“所以我们大家之间互相了解、交流并进行对话,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通过对话的方式来了解对方的想法。一个人要去了解别人的想法和观点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文化,其中有各种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都能够将其统一,将其会通。听说西方不用这种‘统一’的方法,而用‘征服’。”

尼特教授说:“西方人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最好的。我想这其中的原因就是,西方的基督教传统很多世纪以来都在不断地教导人们,他们的信仰是唯一真理。当今在基督教教内,也有一些人在对此做出反思,并尝试去调整。”

学诚法师说:“所以说中国文化,包括佛教,它觉得如果跟不同的文化相交往时,遇到观点不一乃至相反时,就会采取‘变通’和‘会通’的办法。”

尼特教授说:“我想当西方人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他们会去征服,或者利用这些来牟利。”

学诚法师:“西方科学发展非常快,所以在物质方面也很发达,中国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强调精神和物质要一起发展,所以中国在唐朝的时候也是非常繁荣。但是在清末以后因为在科学方面没有真正发展起来,所以从那时起我们也开始认真学习科学。”

尼特教授说:“在经历了这个物质发展的时代,如今我们是否能够看到精神文明的复苏趋势?”

学诚法师说:“这个应该也都是大家在努力。所以有一种说法是,‘第二轴心时代’即将来临。”

下午,尼特博士参观了传统风格与现代理念相结合的寺院,了解到“仁爱慈善基金会”等很多的项目和义工们的工作,也参观了“龙泉寺大地心有机农场”,这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晚上,尼特教授给寺院僧俗二众做了一场题为《宗教对话与社会参与》的精彩演讲。

尼特教授首先界定了宗教对话的三个层面:理论(研究)的对话、修行(灵性)的对话和行动的对话。他所强调的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中的宗教对话,首先让人们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和个人固有的观念,而去直面这个社会的苦难,去动身参与到解除这个地球上“人类与生态”的苦难的行动中去,不同的宗教,以在这种行动中建立的协作为基础,进而再去进行相互之间的有意识的了解、学习与对话。尼特教授在印度研究期间发现到的当地几个不同宗教的村落因为共同面对、解决水源污染问题而走到一起,最终成为一个和谐的社区。这样的事例给他很大的启发。

尼特教授的讲座很有感染力,他能够用简洁的词语清晰而又有条理地描述他的思想理论,并且他的理论本身也具有极强的现实和可操作性。这应该也是与他多年来致力于与众多不同宗教和文化背景的人群在一起对话交流,乃至“并肩战斗”的原因。

就像他所提到的那样,尼特教授的思想并非是来自象牙塔内的理论推演,而是来自于其从一开始即投身其中,并且在后来不断深化的宗教与社会实践。如记者在现场感受到的,尽管尼特教授已经年逾七十,但是依然保持着一颗开放和勇于探索的心。仿佛佛教中所特别看重的缘起观,在尼特教授的宗教与神学论著中,他常常强调自己的思想理论与自己的社会实践和人生历程之间的关系。而尼特教授本人的思想发展历程,也可以看成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宗教对话领域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尼特教授常将自己的宗教对话思想发展历程分成排他论、兼容(兼并)论、多元论等几个阶段。而这也是宗教对话领域一直以来的三个主要的流派。而在不断的“社会参与”(如1980年代其所投身到的保护萨尔瓦多内战难民的运动等)的过程中,他不断遭遇到他所谓的“宗教的他者”和“苦难的他者”,在与他们之间的协作与交流中,他的心灵与观念不断受到冲击,这些成为了他思想发展的重要动因。而这可能也正是他的理论,在步履维艰的全球宗教对话领域内特别具有鲜活的操作性的原因。

近年来,尼特教授对佛教的研究逐渐深入,并且在此过程中不断得到新的启发。他说正是佛陀的教诲,让他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自己所信奉的基督教的教理和教义。在这方面的体悟与研究,构成了他最新(2009年)的一本畅销著作《没有佛陀,我无法成为基督徒》(Without Buddha I Could Not Be A Christian)。我们从王志成教授那里得知,此书的中译本将于年底出版。

尼特教授在讲座的最后说到:“几天来的讲座交流中,我得到一些学者的反馈,他们认为这种‘社会参与’型的(跨宗教合作)社团在中国是不太现实的。他们这样跟我解释,首先在大学里无法进行这样的对话,因为作为学者我们要首先保持客观;另一位学者告诉我,中国人并没有那么强的信仰性,他们压根就不会关心这些事情。

“但是,今天我来到了你们的寺院,我了解到你们所做的工作,也与学诚法师进行了交流。我发现对我来说,你们正在从事的正是这样的社会参与型的宗教对话。比如你们在‘仁爱慈善基金会’的项目中,也有很多不同宗教信仰者的参与;我也听说中国政协中的宗教届别,以及由中国五大宗教领袖所组成的‘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他们为了和平的目的而坐在一起研究商讨。而你们所说慈善事业,也就是我所说的社会参与,你们在这样的行动中去满足大家的需求,去解除大家的苦难,却并不刻意强调自己的佛教徒身份与佛教教义。

“因此可以用这样的总结来结束今天的演讲:‘宗教对话’与‘社会参与’是需要并且能够彼此联姻的,这种联姻也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我看到这样的事情在纽约发生,在其它许多地方发生,我来到中国,来到你们中间,想要了解这样的事情是否也能在中国发生。而我发现到,并非出于事先的计划与安排,这种合作已经在这里发生了。”

最后,学诚法师在点评尼特教授的演讲时说:“尼特教授今晚所进行的演讲中,从研究的对话,到灵性的对话,到行动的对话,大家刚刚讨论的都是行动的对话,其实这三者都是有关联的。当然最主要是最后要落实到行动,实际上都是各个宗教如何来面对社会的苦难的问题。教授多年来以一个学者同时也是基督徒的身份有他的独特的视角,也给我们做了一场非常好的报告。我想一个宗教当中不同的教派需要对话,不同的宗教间也需要对话,同时宗教也需要与其它的社会届别进行对话,比如说科学、艺术、哲学、慈善等等。在这个对话的过程当中,我们一方面要来表达和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做法,更重要的是还要倾听对方的观点和做法。现在的人更喜欢说话,而不喜欢听别人说话,所以需要对话。教授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也出版了很多著作,影响也很大,今天他能够来到佛教的道场也是非常的有意义”

讲座结束后大家送尼特教授出门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尼特教授还是热情不减,他对今天来寺里参访和讲座的经历印象十分深刻,也真诚地邀请龙泉寺的四众弟子将来有机会赴美去他们的学校访问。

 
 
更多>同类展会报道

推荐图文
推荐展会报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京ICP备20220079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