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讯 2014年12月17日 邯郸晚报报道:近日,考古专家在修复出土的一批佛造像时,发现的一尊“一菩萨二弟子”背屏式佛造像修复完整,其造型精美、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代表性,为东魏北齐邺城的佛教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临漳古称邺,始建于春秋时期,先后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佛教曾盛行一时。2012年年初,邺城考古队在邺城遗址内的北吴庄,发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数量最多的佛造像埋藏坑,坑内共有2800余件佛造像。“一菩萨二弟子”就是这次出土的珍贵佛造像之一,考古专家在修复工作中发现这尊佛造像造型精美、结构完整,在已修复的部分佛像中尤为引人注目。
“一菩萨二弟子”背屏式佛造像属东魏北齐时期,用白石雕刻而成,造像高54厘米,底座长26厘米、宽13厘米、高8厘米,保存完整,较为罕见。该造像菩萨为立姿,头戴矮冠,项光内饰缠枝忍冬纹图案,上半身半裸,披帛在腹部交叉穿环,右手持莲蕾,左手握桃形香囊。下身着长裙,披帛和衣裙外摆略向外撇,足立于圆形覆莲台上。
造像中二弟子高19厘米,身着敞领僧袍,双手合十,足立于圆形仰莲台上。北屏上部浮雕四身飞天,头梳高髻,裸上身,下身着长裙,上方两身飞天手托摩尼宝珠。背屏背面有红、黑色彩绘残痕。正面浮雕双狮香炉,双狮颈部无鬃毛,作侧身蹲踞状,其余三面残存彩绘痕。
“这次发现的‘一菩萨二弟子’背屏式佛造像独具特性,为东魏北齐邺城的佛教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邺城考古队队长朱岩石介绍,东魏北齐时期邺城为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出土的佛造像折射出东魏北齐佛教艺术的璀璨光芒,深刻影响了世俗文化与艺术,成为隋唐艺术源流之一。
据悉,2800余件佛造像的修复工作将持续数年,临漳县正在为其筹备建立一座佛造像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