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香文化历史悠久,凝聚了几千年来华夏文明的精髓。中国传统香依托中国传统文化,以《周易》和《黄帝内经》为基础,同时结合了阴阳五行学说、十二经络学说、中草药学等理论。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到了今天,中国传统香已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理论体系和制香流程。
制做传统香品之前,首先要制备好所需的原料,其中最核心的成分是香料,它决定了香气的特征、香的功效、以及香的品级和档次。
香料包括天然香料和一些中药材。天然香料,如沉香、檀香、安息香、麝香、乳香、降真香等;中药材,如远志、白花、大黄、白芷、丹皮、丁皮等。天然香料基本都可以归入中草药的范畴,而中草药未必都可以当香料。
制香的原料准备齐全之后,就需要将制香所用的香料进行配伍和合。配伍在中药学上指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结合在一起,药物配伍会出现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制香工艺上的配伍和合与之有一定的差别,它在讲究药性配伍的同时,更着重于和合,这种和合理论来源于《易经》,追寻天地人的和谐统一。
配伍和合之后,就要进行和料过程,即是将所有的香料进行糅合。在这个环节中,除了工艺配比的要求外,更值得注重的便是和料的先后顺序。不同的香品制作,香料的先后顺序有着明确的规定,否则香品的功效会适得其反。例如制作《易经》中的《泰》卦之香,必须将已经和好的《坤》卦之香放入《乾》卦之香,方可成《泰》香,如果顺序错误,所成的香品便为《否》卦之香。《泰》卦和《否》卦,吉凶本质上区别甚大,故在此环节上必须严谨,不可随意为之。
和料之后,经成型晾晒,就可以进入香品的窖藏。并非所有的香在包装后都可以立即使用。有些香还要封存窖藏一段时间,才算完成全部工序,另外,有些香品或香药在制做过程中也需要窖藏。
香品的储存方式不同,对香品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不同的香品要有不同的储存方式。防潮湿、防践踏、防虫蛀、防火、防变性是其基本条件。为防药性及香气混扎,每一品种的香品最好单独存放(配方相同,形制不同的香品可以一起存放)。
香饼、香丸、香膏、香粉类香品最好放置于瓷罐之内密封储存,有条件的置于地窖之中当然是更好的储存方式。线香、盘香类香品最好放置于木匣内平放,既可防潮、防干燥、防损伤,不至于变形、变弯,也有利于香药的进一步和合及长久存放。
作为香品来讲如果储存得当,储存的越久越好。好的香品经长期储存后,香气会更加纯正而平和,无躁气,香韵会更加温润持久。